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到底怎么理解?
来源:《高中生物疑点通》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教材有关生长素的发现史中,介绍生长素的两重性,即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具体实例是:顶端优势和植物橫放时根向地生长。
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上述教材中语言描述以及图示的疑问集中在:①图示中的生长素到底是内源生长素还是外源生长素?②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生长,抑制生长到底怎么理解?
在《新编植物生理学:绿色植物的生活》(戴尧仁,倪逸声,葛明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指出:“IAA的活性也可以在由植物中取出的一小片组织中看到,如果将植物如豌豆的茎的生长部分切下,并放置于含有蔗糖和无机盐的培养皿中,生长将非常缓慢;然而,如果加入少量的IAA,就会大大促进其生长,这种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加入的生长素浓度呈正比例变化。通常能得到一种最适的浓度,超过这一浓度生长又会变慢,并最终被完全抑制。”多本植物生理学方面的书都有类似的描述,所以教材图示中表示的是外源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
“抑制生长时,植物到底能不能生长”的问题,这是相对于对照实验而言的。例如,把生长状况相同、等长的某种植物胚芽鞘分成若干组,置于相同的培养液中,对照组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各实验组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然后在避光的相同条件下培养。段时间后,测定每组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如果某生长素浓度下胚芽鞘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的长,说明该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如果某生长素浓度下胚芽鞘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的短,说明该生长素浓度是抑制生长的。所以,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并不是植物不长,而是该浓度下生长得比没有添加外源生长素的还要慢。
事实上,植物体内本身也产生生长素,因此,在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的情况下,植物也能正常生长。植物体内真正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死亡的情况极少发生,但抑制某些部位的生长是经常发生的,如顶端优势现象。现代硏究表明,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超过最适浓度所引起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生长素诱导了乙烯的合成。如果把植物抑制生长的现象只是理解成植物生长素两重性的表现,也是不科学的。
音频来源: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3602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