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生命教育观察 作者:小强大生物
在选择性必修1中,关于激素调节的过程中,教材围绕激素调节的共性,依次讲解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等核心特点,配有 “激素的分泌、运输及与靶细胞结合的方式示例” 图,直观展示激素从分泌到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辅助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甲状腺激素、TSH 等实例,进一步说明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设置思考问题(以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为例,说明其产生、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过程),引导学生结合实例深化对知识的应用与理解。提及 “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检测激素水平”,将知识与医学实际应用相联系,体现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
此处容易出现一些概念错误的认识,比如,认为激素仅通过血液运输,忽略了 “体液” 包括血浆、组织液等多种液体,激素是弥散到整个体液(如血液、组织液)中进行运输的,并非只依赖血液;还有就是教材中静态的图片,极易引发师生对激素的产生和释放产生误解。有的认为是先产生,储存起来后,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有的认为是边产生边释放。
事实究竟如何?在现行的教材中能不能找到答案或启示?
仔细看上图中的这个部分,里面有储存的2个囊泡。
这个图不是很清楚,也可以参照教材中的这幅图,虽然描述的是神经递质,但是其过程基本相似。其中,在突触小体里也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的存储。
另外,在必修1中也涉及到关于胞吐的过程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很难、很难)的发现:这些被释放的的激素(或递质等)有一部分是储存在胞内的,还有一些是新合成的。
在王庭槐等 的《生理学(第十版)》 P376中,有对胰岛素分泌的特点的具体描述。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可分为快速分泌和慢速分泌动两个阶段:①快速分泌阶段:在血糖急剧升高后的5分钟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迅速增高,可达基础分泌水平的10倍。由于B细胞内储存的激素量不大,快速分泌持续5~10分钟后又快速回降到约 1/2 峰值水平;②慢速分泌阶段:快速分泌结束后,胰岛素又逐渐增加并在此后的2~3 小时达到一个平稳的高水平,可持续较长时间,在此阶段胰岛素的分泌量大,对降低餐后高血糖发挥关键作用。血糖浓度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又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水平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相互制约,以维持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稳态。
由此,我们其实还可以发掘出胰岛素(激素)分泌的又一特点。知道了这个特点,2025年安徽高考卷中的18题的第(4)问的答案就简单了,当血糖持续升高时,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此变化的原因是前期快速升高的原因是细胞分泌储存的胰岛素;后期持续升高的原因是细胞分泌新合成的胰岛素。
来源网址:精读教材:激素是边产生边释放吗?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