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推送 · 2025年7月14日 0

2025年高考甘肃省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2025年甘肃省高考生物试题严格遵循《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大概念,注重实践与应用,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及价值观念形成。下面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角度,对试题进行简要评析。

一、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体现育人价值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试题通过多样化情境和设问,全面呼应这四大素养的考查要求:

1.生命观念的渗透

试题围绕“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核心生命观念设计问题。如选择题第1题(念珠蓝细菌的细胞结构),通过原核细胞无叶绿体但能光合、无中心体不进行有丝分裂等知识点,考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第3题(线粒体状态3呼吸)聚焦细胞呼吸中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体现“物质与能量观”;第19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通过黄帚橐吾的滋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考查“生态系统稳态与平衡观”;第7题(古生物化石)结合进化证据,强化“进化与适应观”。

2.科学思维的考查

试题注重对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选择题第5题(细胞分裂图像分析)要求学生通过染色体行为判断分裂时期及配子类型,体现演绎推理能力;非选择题第20题(家鼠毛色遗传)通过多对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及杂交后代比例,考查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第17题(光合有效辐射与叶片指标)需结合表格数据与曲线图分析光补偿点差异,体现数据归纳与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的强化

试题呼应课程标准“教学过程重实践”的理念,突出对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方案评价等探究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第3题(线粒体呼吸速率测定)隐含实验变量控制思路;非选择题第18题(胰岛素受体功能实验设计)要求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直接考查科学探究的完整性;第21题(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涉及重组质粒构建、植物组织培养等实验操作,考查生物技术实践能力。

4.社会责任的引领

试题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生态保护、健康生活等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选择题第13题(凤眼蓝入侵)考查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第18题(糖尿病与血糖调节)结合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第21题(基因编辑抗病水稻)涉及生物技术伦理与应用,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的理性认知。

二、聚焦大概念,覆盖课程核心内容

课程标准强调“内容聚焦大概念”,试题严格围绕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核心大概念展开,覆盖“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五大模块:

大概念范畴试题对应内容
细胞的生命活动选择题1(原核细胞结构)、3(线粒体呼吸)、4(细胞衰老与癌变)
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选择题5(细胞分裂)、6(遗传规律应用)、20(多基因遗传)
稳态与调节选择题8(内环境稳态)、9(神经电位)、10(免疫调节)、18(血糖调节)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选择题13(外来入侵物种)、14(能量流动)、19(群落演替与生态保护)
生物技术与工程选择题15(发酵工程)、16(单克隆抗体制备)、21(基因编辑与植物组织培养)

试题通过大概念的串联,避免了碎片化知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结构化与迁移应用能力。例如,第21题将基因工程(重组质粒构建)与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结合,体现“生物技术与工程”大概念的综合应用。

三、注重情境创设,体现“科学-技术-社会”联系

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试题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生活情境选择题2(马铃薯淀粉)、18(糖尿病)联系日常饮食与健康;
生产情境选择题15(葡萄酒发酵)、21(水稻抗病育种)涉及农业生产与生物技术应用;
生态情境选择题13(凤眼蓝入侵)、19(高寒草甸退化)聚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情境选择题16(单克隆抗体)、21(CRISPR-Cas9技术)反映生物科技前沿进展。

这些情境不仅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学在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总之,2025年甘肃省高考生物试题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聚焦大概念,注重情境化与实践性,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凸显了对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试题难度梯度合理,能有效区分不同素养水平的学生,为高校选拔人才和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了积极导向。 

来源网址:2025年高考甘肃省高考生物试题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