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学甫无境 作者:王甫荣
王甫荣老师编著的《高中生物学疑难知识解惑》丛书在热卖中!下单即发货!团购可优惠!
问题的提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是通过生态学、工程学及环境科学原理,对退化或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结构重建与功能恢复的综合技术体系。生态修复技术在多个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比如,相关阅读中的河北高考试题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完成生态修复。下面先看一道2025年江苏高考试题:
试题:(2025年江苏高考试题)江苏某地运用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将废弃矿区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湿地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先从非生物因素入手,改善地貌条件、治理水体污染、修建引水工程
B.构建适合本地、结构良好的植被体系,提高生产者的生物量
C.生态修复工程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建设合理景观,综合提高其经济、生态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生态修复通常从非生物因素着手,如改善地形、治理污染等,为后续生物恢复奠定基础,A正确;构建本地适宜的植被体系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产者生物量是恢复生产力的关键,B正确;生态修复通过调整物种组成和比例,必然改变原有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如景观旅游)和科研价值等,而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属于间接价值,题干中“生态”对应的价值应归为间接,D错误。故答案为D。
上述试题要选出D答案还是可以的,但ABC的原理不一定搞懂,下面例举四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修复。
例举四种典型的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技术需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和恢复目标进行精准设计,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 原则。主要技术有,土壤基质修复技术、水文系统修复技术、植被重建技术、生物多样性提升技术等。以下是森林、湿地、草原及海洋四大类典型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体系:
1.森林生态系统修复
退化类型可能是次生林退化、皆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而没有超过5年的迹地)、火烧或病虫干扰地。可以通过近自然林业的办法,群落设计:顶层(乔木:乡土树种混交)→中层(耐阴灌木)→底层(蕨类+腐殖质层),保留枯立木(提供栖息地),控制栽植密度;开展土壤活化,如接种菌根真菌(如牛肝菌),埋设秸秆通气柱,酸性土施草木灰(pH<5时);开展生物廊道建设,沿山脊线或溪流构建宽度≥100m的带状森林,连接破碎化栖息地。例如,云南哀牢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修复,生物量10年提升3.2倍。
2.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退化类型可能是水文阻断、富营养化、生物入侵(如凤眼莲)。可以通过水文恢复的办法,拆除沟渠堤坝,重建自然漫流系统;可以通过植物-微生物协同净化污水流入,沉水植物区(苦草或眼子菜吸附悬浮物),浮叶植物区(睡莲吸收氮磷),挺水植物带(芦苇根系分泌克藻物质),贝类滤食区(河蚌每只日滤水40L);生境多样性营造,开挖浅滩(水深20-50cm)吸引涉禽,堆叠朽木形成两栖类产卵场。例如,江苏常熟尚湖拆除围堰后,越冬鸟类从17种增至89种。
3.草原生态系统修复
退化类型可能是过度放牧退化、鼠害沙化、毒杂草入侵。可以通过免耕补播,箭筒式播种机植入羊草、冰草种子(深度2-3cm),混播豆科植物(如苜蓿)增加固氮量;轮牧系统优化,划分小区轮牧,牧草恢复期≥30天,载畜量控制;鼠害生态防控,架设猛禽栖息架,种植拒食植物(狼毒)隔离带。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围封三年后,植被盖度从15%升至65%。
4.海洋生态系统修复
退化类型可能是珊瑚白化、海草床退化、红树林破坏。 可以通过珊瑚人工繁育,断枝嫁接,切割5cm健康珊瑚枝固定到礁石,低温驯化,如逐步降温(每年+0.5℃)提升耐热性;红树林生态造林,胎生苗插植,如秋茄胚轴直插滩涂(间距1.2m),潮沟疏通,保障每天浸没时间2-4小时;海草床修复,种子裹泥丸抛撒(发芽率提升至60%),移植草块时带原土(厚度≥20cm),例如,海南三亚移植珊瑚10万株,覆盖率回升至28%。
总之,生态修复是一个多维度协同的系统工程,需统筹自然规律、社会经济和技术可行性。核心在于通过适度干预激活自然恢复力。需要考虑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协同原理、生态位分化与物种互作原理、群落动态演替原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原理等。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