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推送 · 2025年4月24日 0

高中生物学:细胞癌变微专题复习课可以怎么设计?

 

细胞癌变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其涉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多方面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复习阶段,通过微专题复习课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系统梳理知识,深化对细胞癌变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然而,目前部分高中生物学细胞癌变复习课存在知识讲解零散、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细胞癌变微专题复习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片

教学重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癌变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需深入理解这些特征,为后续学习细胞癌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奠定基础。例如,无限增殖使癌细胞在体内不断扩散,形态结构改变和细胞表面变化则影响癌细胞的运动和转移能力 。

细胞癌变的原因,特别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机制,是细胞癌变的核心知识。学生只有掌握这一机制,才能从本质上理解细胞癌变的过程,也有助于理解癌症防治的相关措施。

常见致癌因子的类型及实例分析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识别潜在的致癌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癌变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复杂,涉及基因表达、信号传导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实例讲解等,帮助学生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细胞癌变的联系 。

将细胞癌变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防癌抗癌实际应用相结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物学原理出发,分析生活中的防癌措施和癌症治疗方法的合理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导入

展示癌症患者的现状图片,如患者接受治疗的痛苦场景、患者家属担忧的神情等,播放一段关于癌症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的视频,如高额的医疗费用、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等,营造严肃、沉重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对癌症的关注和重视 。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 “在细胞层面,癌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正常细胞会变成癌细胞?”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细胞癌变微专题复习的主题 。

癌细胞的概念与特征

展示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高清图片,如正常上皮细胞和癌细胞的显微镜照片,以及癌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两者在形态、结构和分裂行为上的差异。让学生回顾并回答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以白血病细胞为例,说明癌细胞的无限增殖;以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形态变化为例,讲解癌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

致癌因子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总结,详细介绍物理、化学、病毒三大类致癌因子。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数据和实例,如紫外线导致皮肤癌的统计数据、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致癌因子的特点和致癌作用 。

细胞癌变的机理

运用动画演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的功能以及受到致癌因子作用发生突变后导致细胞癌变的过程。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生长、分裂和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基因突变与细胞癌变的因果关系。通过举例说明细胞癌变是多基因突变的累积过程,如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多个基因的突变相关 。

典型例题剖析

选取一系列与细胞癌变相关的典型例题,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多种题型,题目难度由浅入深,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例如,选择题考查癌细胞特征、致癌因子的判断等基础知识;简答题要求学生阐述细胞癌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题目,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针对每道例题,邀请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分析。详细讲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知识点运用,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维模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

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

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如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癌症”,要求学生从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一份详细的防癌计划。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和时间限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

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引导学生从生物学原理出发,解释预防措施的合理性,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小组讨论的深入进行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制定的防癌计划。其他小组的学生认真倾听,提出疑问和建议,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和展示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进一步强调预防癌症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

课堂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等形式,将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细胞癌变的机理以及癌症的预防措施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强调细胞癌变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癌症。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热情 。

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

设计几道课堂练习题,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的类型等。让学生当场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可以是收集资料,了解癌症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写一篇科普文章介绍其中一种治疗方法;实践作业可以是制作一份以 “关爱生命,预防癌症” 为主题的手抄报,在班级内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来源网址:高中生物学:细胞癌变微专题复习课可以怎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