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高中生物教与学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教材中提到的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利用PCR获取、人工合成和构建基因文库获取。分别出现在教材第77页和第82页(见下图)。
可以说,教材中提到的上述三个获取目的基因的途径都比较复杂,那么,能不能直接从细胞中提取到目的基因呢?
一、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从原核细胞中直接提取目的基因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从原核细胞中直接提取目的基因,且方法相对真核细胞更为直接高效。
1.科学原理:原核基因结构的优势
(1)无内含子干扰
原核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内含子),转录后无需剪切即可直接翻译为蛋白质。因此,从原核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 若包含完整的目的基因(含启动子等调控序列),可直接导入原核受体细胞(如大肠杆菌)表达,无需像真核基因那样依赖 cDNA 技术。
(2)基因定位简单
原核细胞基因组相对较小(如大肠杆菌约 4.6 Mb),且常以操纵子形式组织基因(功能相关基因成簇排列),便于通过酶切或 PCR 快速定位目的基因。此外,原核细胞常含质粒,质粒上的目的基因(如抗药基因、工业酶基因)提取更便捷。
2.核心操作方法:直接提取的三种路径
(1)基因组 DNA 直接提取法
步骤:
① 裂解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提取基因组 DNA;
② 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DNA,获取含目的基因的片段;
③ 通过电泳分离、胶回收纯化目的基因。适用场景:①已知目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酶切位点(如从细菌中提取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②目的基因含自身启动子,需在原核系统中天然表达。案例:从土壤农杆菌中提取 T-DNA 片段(用于植物转基因),直接酶切基因组 DNA 即可获得。
(2)质粒 DNA 提取法
步骤:
① 使用质粒提取试剂盒(如碱裂解法)分离质粒 DNA;
② 酶切质粒,分离目的基因(若目的基因位于质粒上,如重组质粒中的外源基因)。优势:① 质粒拷贝数高,提取效率远高于基因组 DNA;②天然存在于原核细胞中,常携带可筛选标记(如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便于后续操作。教材中 “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载体” 即为此法,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基础操作。
(3)PCR 扩增法(已知序列时)
步骤:
① 设计目的基因特异性引物;
② 以原核基因组 DNA 或质粒 DNA 为模板,通过 PCR 直接扩增目的基因。优势:① 无需构建文库,快速高效(如已知抗冻蛋白基因序列,从极地细菌中直接 PCR 获取);②可通过引物引入酶切位点或突变,方便后续载体构建。
二、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从真核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通常不直接提取基因组 DNA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从真核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通常不直接提取基因组 DNA,而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下从科学原理、操作逻辑和教学要点三个层面展开说明:
1.科学原理:真核基因结构的特殊性
(1)内含子的存在
真核基因普遍含有内含子(非编码序列),而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缺乏切除内含子的机制。若直接将真核基因组 DNA 导入原核细胞,会导致转录产物无法正确加工为成熟 mRNA,进而无法表达出功能性蛋白质。因此,若需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真核基因,必须通过逆转录法获取不含内含子的 cDNA。
(2)调控序列的需求
若研究目标是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如启动子、增强子的功能),则必须保留基因组 DNA 中的调控元件。此时需通过构建基因组文库的方式直接提取真核细胞的基因组 DNA。
2.核心操作方法:
(1)cDNA 文库法(逆转录法)
① 原理:以真核细胞的 mRNA 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合成 cDNA,再构建文库筛选目的基因。
②优势:排除内含子干扰,适用于原核表达系统。仅包含表达的基因,文库复杂度低,筛选效率高。
③ 局限:无法获取基因的调控序列(如启动子)。依赖 mRNA 的质量,且需特定组织或发育阶段的 mRNA。
(2)基因组文库法
①原理:将真核细胞的基因组 DNA 切割成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受体菌,形成包含全部基因的文库。
②优势:保留完整的基因结构(内含子、调控序列等),适用于基因结构研究或真核表达系统。可通过染色体步移等技术获取未知侧翼序列。
③ 局限:文库容量大,筛选难度高。原核细胞无法处理内含子,需搭配真核表达系统(如酵母、哺乳动物细胞)。
(3)人工合成法
①原理:根据已知的基因序列(或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反推),通过化学方法直接合成 DNA。
②优势:完全排除内含子和冗余序列,可优化密码子以提高表达效率。适用于已知序列的小基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基因)。
③ 局限:成本高,不适用于长基因(>10 kb)。需预先获取基因序列信息。公众号”高中生物教与学“整理
来源网址:可以直接从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吗?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