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 · 2025年4月5日 0

王云生:听评课活动要注重课堂样本的选择和课的评析

 

    中小学教师间的听评课活动,旨在促进相互了解、交流切磋、互相学习,促进专业做成长。多年来,不少专家对听评课活动中,如何观察、如何听做了不少研究和指导,但是,如何选择富有研究价值。教师们乐意研究的课作为听评课活动的样本,如何组织好课的评析活动,如何利用研讨成果促进教学的改进,往往关注不够,甚至被忽略。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听评课活动改进教学、通过教师专业水平的效果,成为形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有的地区、学校的听评课活动,以显示、宣扬学校、教师,以诠释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理论为目,反复通过教研组集备组讨论、多次排练、打造精品课,把课堂教学变成课堂表演,引起教师、学生的反感。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听评课活动的设计组织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图片

   1.研究听评课活动的课堂样本选择。

   多数活动的组织者,把课堂样本,从课的准备、活动的价值设置了等级:推门课(没有特别准备的常态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这些名称,是以课堂准备的精细程度、组织活动的目的为视角。或公开展示某种教学模式、或提供研究样本、或为观摩推广某种教学模式。鲜有从课堂教学设计、组织的研究视角(包括整节课或课的某个环节)来组织的。例如,研究课堂教学主题学习内容的选择、处理,研究探究活动的组织设计,课堂讨论活动的组织引导,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习题作业讲评的设计和开展,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等等。这些课型或教学环节往往是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组织的难点、关注点。

    作为校本研究的基础性活动,课堂观察评析要依据校本研究的主题和维度选择观察评析的课例,设计观察评析的重点。课例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有观察、研究价值。这是听评课活动取得好效果的前提。

    2.重视你听评课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课堂观察、评析活动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的活动。听评课活动,评是活动的重头戏。要尽可能的让听课教师和开课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参与活动的教师联系自己的教学做反思,检讨自己教学实际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要请教学研究专家对课堂观察、评析指导,听一节课,花3节评,并不为过。但是,在现实中,半天活动,听2或3节课,评一节,是常见的。评课讲套话、好话也是常见现象。专家们提倡的“用科学的课堂观察方法,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从“经验式”听评课走向基于科学研究证据的“循证式”听评课,更难实现。

    课堂评析活动,授课、听课的教师和专家,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合作研究,除了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质量评价标准,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析学习情境创设、学习活动设计组织、学习指导的合理性、创新性,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表现外,要依据开课的研究主题,对课堂样本做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要鼓励思考改进教学、提升专业能力的方向。

    要安排足够的评析活动时间。鼓励教师用先进教学思想,依据课堂观察记录从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情境性、个性做有理有据的分析评价,提出需要改进、研究的问题。理解有效教学实践背后的科学逻辑。要倡导教师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做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自觉抵制靠“万能评课语”“评课用语通用模版”应付了事的不良风气,克服评课只说套话、好话,不做分析、不讲问题的毛病。帮助教师养成虚心倾听、包容不同意见的习惯,努力提高课堂观察、评析的能力。

    3.注意评析教学的科学性、情境性、人文性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问题。关注、评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听评课的首要任务。关注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除了要关注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和讲授的科学性,在回应学生的提问、质疑时,是否正确、能否针对学生的疑惑做启发、解疑。还要注意观察教师是否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依据课程标准、参照国家组织编审的教材开展教与学,是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总之,课堂观察评析,要从课堂教学学习内容遴选、讲解、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学习情境创设和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合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诸方面做全面的观察评析。

    课堂教学的情境性,要求教师能紧扣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学生可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鲜活的情境开展学习活动。依据地区、学校和学生和学科的特点,营造亲切、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和课堂氛围。学习情境创设,要依据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学校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差异、不同学科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特点相适应,切忌生搬硬套,他人的经验,要有创造性。

    课堂的人文性,要求课堂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既能严格要求又充满爱心。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课堂评析还要关注教师能否用自己的学习体会、感悟给学生以启发,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感化学生,师生有情感的共鸣、教与学的行为能合拍、共振。使课堂教学富有教师的个性特征,富有人情味。

    4.评课要促进课堂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

    在课堂观察、分析和评价活动中,对教学课例的观察评析,要引导教师注重考察授课教师是否能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一致性地思考、设计教、学、评,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评价融为一体,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注意依据观察记录,对照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学习评价能力发展等方面做分析。注重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效(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提升、价值观的教育成效),科学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开课教师要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分析教学设计和组织上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吻合度。

来源网址:听评课活动要注重课堂样本的选择和课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