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海峡通讯 全媒体记者:李烁铃
2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烁铃 摄)
北京时间2月13日,《自然》期刊(Nature)发表了在福建“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鸟类、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化石。该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向史前推进两千万年,改写了鸟类演化历史。

“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图源福建发布)
该项成果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合作完成,这是继2022年在南平市政和县发现“奇异福建龙”后,又在同一地区发现了重要鸟类化石,这也是我省有史以来古生物化石领域的最重要发现。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文(图源网页截图)
“这项研究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对鸟类进化历史的认识,也为理解生命演化过程提供了深刻的洞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亿万年前生命奥秘的窗口,彰显了科学研究的力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表示。
恐龙和鸟类的化石就像“时间胶囊”,能带我们穿越回到亿万年前的地球。福建政和何以既发现“奇异福建龙”,又发现“政和八闽鸟”?
省地矿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福龙介绍,福建历来重视基础地质研究,特别是中大比例尺精度的区域地质调查进度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已基本查明了全省中生代地层的分布与特征,为发现恐龙和鸟类化石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线索。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地矿局加大全省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力度,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和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组建科研调查队伍,在全省开展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研究与保护工作,不断将福建古生物化石事业推向新的高度。除了政和,霞浦、上杭、漳浦、宁化等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政和大溪古生物化石发掘再次取得突破
- 2022年10月,在政和大溪盆地发现“奇异福建龙”,实现我省恐龙骨骼化石“零”的突破,弥补了全球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演化部分空白,在古生物学界产生重大反响,相关成果发表于2023年9月的《自然》期刊,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 2024年,政和大溪盆地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又发现了重要鸟类化石,命名为“政和八闽鸟”,时代距今约1.50亿年。“政和八闽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将改写鸟类起源的认知。
- 除此之外,截至2024年底,政和大溪盆地共发掘出252件龟鳖类、72件离龙类等重点保护脊椎动物化石和142件其他动植物化石,表明“政和动物群”生物种类极其丰富,彰显了大溪盆地古生物化石的巨大潜力。
霞浦盐田盆地发现“霞浦生物群”化石
- 2021年,在霞浦盐田盆地发掘出节肢动物化石40余件、鱼类化石160余件、鳖类1件、两栖类1件、软体动物1件、植物化石80余件,命名为“霞浦生物群”,存续时间约距今1.25亿-1.14亿年。
- 经初步研究,“霞浦生物群”生物种类、数量丰富,其中鱼类化石就包括秉氏鱼属、华夏鱼属、永康鱼属、富春江鱼属、副狼鳍鱼属等至少5种,该生物群能够与中国北方的全球知名“热河生物群”进行对比,两者可能有过生物交流,这对研究我国早白垩世南、北方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闽西众多红层盆地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和恐龙蛋化石
- 2020-2021年,在龙岩上杭县先后发现了635枚晚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距今约9000万年,在国内引起巨大关注。
- 2022年以来,在上杭县新发现了2个化石产地,新发现各类恐龙足迹820余枚。
- 上杭恐龙足迹群累计发现足迹超过1500枚,包括蜥脚类、鸟脚类、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兽脚类等11类,鉴定16属21种,其中新属3种、新种11种,包括目前世界上最大恐爪龙类足迹,以及罕见的12平方米正负模对板保存的化石标本。
- 根据专家估算,新发现的化石产地,恐龙足迹赋存数量可达10000枚以上,有望成为数量世界第一、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
- 此外,在宁化、上杭、武夷山、沙县等地还相继发现了数十枚恐龙蛋化石。这些发现充分表明晚白垩世闽西地区非常适合恐龙生活,为下一步寻找大型的恐龙骨骼化石奠定了基础。
漳浦“琥珀生物群”成为世界第三大琥珀生物群
- 漳浦“琥珀生物群”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琥珀生物群,距今1500万年左右,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公布。
- 2023-2024年,在漳浦、龙海新发现7个琥珀化石产地,极大提高了该地区琥珀化石的赋存潜力。
- 同时,琥珀赋存层中还发现了长鼻类象化石,这是该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首次发现,丰富了漳浦“琥珀生物群”生物种类,填补了该地区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空白。
宁化禾口盆地发现棘龙牙齿等化石
- 2024年,在宁化禾口发现了4件恐龙牙齿和1件疑似鸟类尺骨,以及大量的鳖甲、双壳类、腹足类和介形类化石,距今约9000多万年。
- 经初步对比研究,恐龙牙齿为棘龙牙齿,该时代的棘龙牙齿化石是福建省首次发现,也是国内第二次发现,科学意义巨大。
- 棘龙牙齿、疑似鸟类尺骨等重要化石的发现,显示宁化禾口地区具有开展恐龙、鸟类等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工作的较大潜力。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俞文峰介绍,2025年起,福建将继续部署开展福建早-中侏罗世盆地、闽东地区晚中生代盆地、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以及全省重点地区新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等工作,尽快查明全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分布概况,摸清资源家底。
来源网址:重大突破!福建何以发现“政和八闽鸟”?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