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学甫无境 作者:王甫荣
《高中生物学疑难知识解惑》丛书在热卖中!下单即发货!团购可优惠!
问题的提出:作为教师都知道“教无定法”,同一个内容你可以这样执教,你也可以那样执教。如何判别自己所上的课是一堂好课很关键,怎样才是一堂高效率的课?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看法供各位参考:
1.目标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教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包括三维目标和素养目标,也可以整合两者目标。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
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课,这就国家课程校本化,不是说要求降低,而是更加符合学生教学要求达到课程标准。以后也没有具体的考试说明,只有课程标准作为考试评价的要求。
2.效率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基本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他们的课堂不热闹,但都非常扎实,教学成绩很高,这是最高水平的课。
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甚至还要加课枪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背规律的。有的老师说预习不是负担,其实,预习也是负担,也是作业,凡是课后占用学生时间而与课本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都是负担。
特别是现在采用语数外和“7选3”的考试模式,文科学科如政治、历史和地理,需要在课外化较多时间记忆,也是占用时间的。
学校评价一个老师,现在基本上是根据学生考试的分数决定(平均分和优秀率),显然是有问题的,还要考虑效率问题,至于效率怎么考量是不是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统计作业时间来确定?乖以某个系数可以算出效率,这样的评价更加客观一些。甚至可以通过文印的资料数量和教辅资料的征订情况比较初步建立效率高低。
3.方法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
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
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
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确实,有时你可以想一想,今天你讲的知识,过几天还有没有?通过讲授的或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的,哪个遗忘的概率小?
课堂教学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等,根据教学的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4.达标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除了不愿意学习的),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相关阅读:学法指导 | 如何尽快入门生物学?如何一轮复习?《疑难知识解惑》帮助您!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