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bioinfotec 作者:bioinfotec
RNA聚合酶的正式名称为DNA依赖性RNA聚合酶(DNA-directed RNA polymerase),它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以及许多病毒中。无论是细菌、古菌,还是真核生物,它们的RNA聚合酶都具有相似的蛋白质核心结构和催化机制。
其基本功能是在转录过程中,将DNA上的遗传信息以互补方式合成为RNA,尤其是信使RNA,从而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
RNA聚合酶在不同生物门类之间,其数量及亚基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原核生物(如细菌)通常仅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生物则演化出三种功能特异的RNA聚合酶(RNAP I、II、III),分别合成不同类型的RNA产物。
结构
尽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多亚基RNA聚合酶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也具有许多重要的保守性特征,说明它们属于同一进化谱系。
古菌的RNA聚合酶结构上比细菌的更复杂,且与真核的RNAP II更为接近,但约有50%的结构仍与细菌聚合酶保守。因此,科学家常通过研究结构更简单的细菌RNA聚合酶,来推断RNA聚合酶的关键结构和功能特征。
所有RNA聚合酶都具有一个核心结构,这个合成RNA的核心复合物通过水解核苷三磷酸中的焦磷酸基团,从而以5’到3’的方向合成RNA链。细菌的核心RNA聚合酶是最简单的,由五个亚基组成:β、β’、两个α亚基和ω亚基。其中较大的β和β’亚基构成一个“钳形结构”,其中包含一个具有反应活性的镁离子。在“钳口”的中央存在一个催化活性位点。核心酶组装起始于α亚基N端结构域的二聚化,随后依次装配β亚基,而ω亚基在β’的组装中起分子伴侣作用。α亚基的C端结构域通过柔性连接肽段与N端连接,并在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古菌与真核生物的核心RNA聚合酶亚基与细菌RNAP具有高度同源性。真核生物的三类RNAP均呈“蟹爪”形结构,其催化活性中心位于“爪”底部的裂缝中。在该裂缝中,存在一个催化用的镁离子和一个绝对保守的NADFDGD基序,以及三个关键不变残基。此外,围绕该催化裂缝的蛋白结构在三域生命中均高度保守,提示这种RNA合成机制在从细菌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得以延续。


类型
原核生物中
在原核生物中,仅有一种RNA聚合酶,负责合成所有类型的RNA。这种RNA聚合酶是一个大分子量的多亚基酶复合体,总分子量约为465 kD,其催化速度大约为每秒合成40到50个核苷酸。
原核RNA聚合酶被称为“全酶”(holoenzyme),由两部分组成:核心酶和σ因子。
核心酶部分包含五个亚基:两个相同的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个β’亚基和一个ω亚基。
σ因子是可变的亚基,负责识别启动子并帮助聚合酶起始转录。
各个亚基的主要功能如下:
- α亚基:由rpoA基因编码,成对存在,参与启动子的结合和转录调控。
- β亚基:由rpoB编码,是催化中心之一,负责结合核苷酸三磷酸,也是利福平抗生素的靶点。
- β’亚基:由rpoC编码,结合DNA模板链并协助催化反应,通常与锌离子结合。
- ω亚基:由rpoZ编码,在酶复合体的组装中起作用,是五个亚基中最小的。
- σ亚基:由rpoD等基因编码,识别启动子,决定转录的特异性。σ⁷⁰是最常见的“常规因子”,用于大多数细菌基因的转录。
真核生物中
在真核生物中,则有三种类型的RNA聚合酶,RNA聚合酶I、II与III在转录不同类型的RNA方面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工:
- RNAP I 专职转录核糖体RNA前体,其转录活动集中于核仁,并直接决定核糖体生物合成能力,是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重要限制因素。
- RNAP II 是真核细胞中最复杂的转录酶,含12个亚基,主要转录编码蛋白的基因,产物为前体mRNA,随后在剪接、加帽、加尾等修饰后形成成熟mRNA用于翻译。此外,RNA聚合酶II还合成一类非编码RNA如miRNA,后者通过RNA干扰通路参与转录后调控,调节mRNA稳定性及其翻译效率。
- RNAP III 主要合成结构性小RNA,包括tRNA、5S rRNA和一些小核RNA,这些RNA在转运氨基酸、维持核糖体结构以及RNA剪接中发挥核心作用。
功能
RNA聚合酶在真核或原核转录过程中依次执行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完成从DNA到RNA的遗传信息转录:
起始(Initiation)
RNA聚合酶定位于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在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能直接识别并结合启动子;而在真核生物中,启动过程依赖多个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以形成预起始复合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后开始局部解旋DNA,为后续RNA合成做准备。
延伸(Elongation)
RNA聚合酶催化DNA模板链指导下的RNA链合成。酶沿着DNA模板链移动,同时合成与其互补的RNA分子,并持续解旋前方的DNA双链与重组后方的双链结构,确保转录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终止(Termination)
当RNA聚合酶识别到特定的终止信号(如原核生物中的ρ依赖性或非依赖性终止序列,或真核生物中的polyadenylation信号区域),转录停止,RNA转录产物被释放,酶与DNA解离,完成转录周期。
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的差别
虽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要“靠着”DNA模板工作,但它们各自的任务不同。
DNA聚合酶负责在细胞分裂时“复制”DNA,也就是把一条DNA复制成两条;而RNA聚合酶的任务是“抄写”DNA上的某段基因,转录成一条RNA,用于后续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DNA聚合酶启动工作前必须先有一个“引物”来提供起始点,像是给它铺好起跑线;而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可以直接从DNA上找起点开始“抄写”。
最后,它们产物的形式也不同:DNA聚合酶产出的是双链的DNA,而RNA聚合酶只生成单链的RNA。
来源网址:RNA聚合酶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