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博贤学堂 作者:刘倩
今天学了一个经济学领域的名词——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也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在某一行为或决策中,随着某种要素(如商品、时间、投入资源等)的连续增加,每新增一单位带来的额外效果(效用、收益或满足感)会逐渐减少。其核心思想是:新增投入的回报会随着总量的增加而递减。比如,连续学习8小时,前几小时效率较高,后续可能因疲劳导致效果降低。
以高三复习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 生理极限:大脑和身体会疲劳,长时间刷题、熬夜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变差,学10小时≠10倍效果,可能最后2小时效率几乎为零。
2. 重复性内容:如果一直刷同类题目(比如已经掌握的基础题),新收获会越来越少,无效重复反而浪费时间;但若盲目挑战超难题目,又会因超出能力范围而“学不动”。
3. 情绪拖累:长期高压复习会引发焦虑、厌学,心态崩了,效率直接打折。比如熬夜刷题后第二天犯困,反而拉低整体进度。
4. 知识结构瓶颈:前期补基础时提分快(比如从30分到80分),但后期想从100分冲到140分,需要突破更复杂的思维漏洞,难度指数级上升,进步自然变慢。
怎么破局?
01 做题只是为了测试“限时”下的正确率,其它情况下只做超过自己能力一点点的题,容易的题用“看”不用做。
02 给别人讲题。其实是换一种复习方式,改变输入的复习方式,用输出来检测自己的漏洞。讲题如果讲不明白,说明自己还没有理解得完全透彻。
03 用锻炼清除大脑垃圾。尝试早起后用跑步30分钟开启一天的学习,每节课间10分钟跳1分钟开合跳,晚上吃完饭马上散步30分钟放空自己。越是到最后,越是要给大脑放空的时间,运动就是清除大脑垃圾最好的方式。
04 心态上接受边际效应的存在。后期提分变慢是正常现象,稳住心态比盲目堆时间更重要,高考最后拼的往往是“谁少犯错”。
爬山虎也是要稳稳地吸住每一步才能爬得更高!
来源网址:教研 | 警惕高三复习的“边际效应”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