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推送 · 2025年5月2日 0

孟德尔豌豆的秘密:一粒豆子如何改写生命密码?

 

19世纪中叶,奥地利修道士格里高尔·孟德尔在修道院菜园里种下了一批豌豆。这些看似普通的绿色豆荚里,藏着改变人类认知生命的钥匙。160年后,中国科学家揭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科学接力——他们用现代基因技术破解了当年困扰孟德尔的三大遗传谜题,让我们得以窥见生命最深处的数学之美。

图片

图1  孟德尔与豌豆

 一、菜园里的天才猜想

在布鲁恩修道院的菜园里,孟德尔日复一日地记录着豌豆的生长。他特意挑选了七对特征鲜明的豌豆进行杂交:有的豆粒圆滚滚,有的布满褶皱;有的茎秆挺拔如竹,有的矮小如灌木;最神奇的是”顶生花”现象——正常豌豆的花朵像星星点缀枝头,而某些植株的花朵却挤成一团,宛如顶着爆炸头的怪物。

图片

图2  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

这位业余科学家并不知道DNA的存在,但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规律:当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子一代全是高茎;可等到子二代开花时,高矮植株的比例竟精准地维持在3:1。这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生命的骰子,让每个性状都按照固定的概率投掷结果。

 二、跨越百年的未解之谜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概念就像一把钥匙,却迟迟找不到对应的锁孔。直到20世纪,科学家们才逐渐拼凑出真相:原来决定豌豆性状的不是某种神秘液体,而是藏在细胞核里的DNA。

但有三个谜题始终萦绕在科学界:

1. 黄荚之谜:有些豌豆荚翠绿如玉,有些却金黄似蜡,这种颜色差异究竟从何而来?

2. 皱荚之谜:饱满的豆荚与干瘪的豆荚为何会交替出现?

3. 顶生花之谜:正常豌豆的花序像优雅的伞骨,某些植株却像被施了魔法般簇拥成一团。

这三个问题就像三块拼图碎片,始终卡在遗传学的拼图中。

 三、基因组的显微镜下

2025年,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揭晓了答案。他们像侦探一样,用现代基因组学技术重新审阅了孟德尔的豌豆标本:

 黄荚之谜:基因组的”拼图错位”

科学家发现,黄荚豌豆并非基因突变,而是遭遇了”染色体车祸”。一段长达10万碱基对的DNA片段发生了缺失,导致原本负责生产叶绿素的基因ChlG与抗病毒基因NLR发生了异常连接。这种结构变异就像把两段歌词硬接在一起,破坏了原有的旋律,使得叶绿素无法正常合成。

图片

图3 黄豆荚与绿豆荚的遗传机制

 皱荚之谜:信号系统的”双重故障”

豆荚的皱纹竟涉及两个独立的基因:

– P基因:编码一种名为CLE41的信号分子,相当于细胞分裂的”加速器”。当这个基因发生提前终止突变时,细胞增殖戛然而止,豆荚变得干瘪。

– V基因:调控木质素合成的”刹车踏板”。当转座子(基因组中的跳跃基因)插入到这里时,刹车失灵导致细胞壁过度硬化,豆荚失去弹性。

这两种突变分别作用于不同的生化通路,却殊途同归地导致了相似的表型,展现了生命调控网络的精妙设计。

 顶生花之谜:信号通路的”交响失控”

“顶生花”现象的根源在于茎尖分生组织的异常增殖。科学家发现,关键基因Fa编码一种名为CIK2/3的受体蛋白,相当于细胞间的”传令兵”。当这个基因发生5个碱基的缺失时,信号分子CLV3无法正常传递,导致干细胞工厂失控,花朵像癌细胞般疯狂增殖。

图片

图4 孟德尔豌豆七大性状背后的基因结构和序列突变机制

更戏剧性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基因纠错”现象:某个携带双隐性突变(fa/fa)的植株本应表现出顶生花,却因为另一个基因Mfa的突变恢复了正常花序。这种”以突制突”的现象,完美诠释了生命系统自我调节的智慧。

图片

图5   团队调查了大量农艺性状并开展遗传机制解析工作

 四、孟德尔精神的当代回响

这些发现不仅解开了百年谜题,更揭示了遗传学的深层规律:

– 显性与隐性的本质:显性性状往往是基因功能正常的表现,隐性则是功能缺失的结果

– 突变的多样性:从单个碱基替换到百万碱基的染色体重组,自然选择拥有丰富的”调色盘”

– 表型的层次性:同一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调控,不同性状也可能共享调控通路

图片

图6  豌豆的基因组与表型变异的多样性

正如中科院王二涛研究员所说:”这项研究不是对经典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基因组时代对孟德尔精神的致敬。”它让我们看到,19世纪的哲学思辨与21世纪的技术手段碰撞出的璀璨火花。

在深圳的现代”豌豆园”里,700种豌豆正在讲述新的故事。这些穿越时空的生命对话告诉我们:科学的进步从来不是线性的突破,而是无数好奇心的接力。当我们在实验室里重新培育孟德尔的豌豆时,不仅是在验证过去的理论,更是在为未来的生物革命播撒种子。

图片

图7 种植在深圳种质资源圃的豌豆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

或许正如孟德尔在论文末尾写道的:”真正的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当我们凝视显微镜下的DNA双螺旋时,依然能听见160年前那位修道士在菜园里低语:”我的时代终将到来。”

向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程时锋团队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来自原文及网络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91-6

来源网址:孟德尔豌豆的秘密:一粒豆子如何改写生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