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生物清风岭 作者:莒地莒人
基因编辑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Homologous Recombination-based Gene Knockout)和Cre-LoxP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两种经典且互补的技术手段,在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模型构建、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
1. 基本原理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基于DNA同源重组机制,通过外源DNA与宿主基因组中目标区域的同源序列发生重组,实现目标基因的敲除或替换。当外源DNA片段与宿主基因组中的目标区域具有高度相似的同源序列时,细胞内的修复体系(如真核生物中的HR途径)会促使两者之间发生重组,从而实现外源DNA对目标基因的替换或破坏,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2. 核心步骤:
①目标基因选择:选定要敲除的关键基因。
②载体构建:设计含同源臂和筛选标记的打靶载体。
③细胞操作: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通过电穿孔、显微注射或病毒感染等方法将载体转染至ES细胞;筛选成功转染的细胞。
④胚胎操作:将编辑后的ES细胞注入小鼠胚胎;移植至代孕母鼠子宫,培育出生。
⑤验证:PCR/Southern blot检测基因敲除;表型分析评估基因功能。
3. 优缺点
优点:精准性高,能够精确靶向特定基因位点;稳定性强,整合后的基因修饰可遗传;应用广泛,适用于细胞、动植物体系。
缺点:效率较低,自然状态下同源重组发生率低;技术周期漫长;对细胞类型有一定依赖,需使用具备HR活性的细胞。
4. 应用领域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敲除特定基因,观察生物表型变化,揭示基因在生物发育、代谢或疾病中的作用。
疾病模型构建:如敲除肿瘤抑制基因构建癌症模型,或敲除致病基因模拟遗传病发病状态。
基因治疗研究:为探索基因缺陷的修复方案提供思路,验证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
农业与生物工程:改良农作物性状,构建基因工程菌,服务于农业生产与生物技术开发。
二、Cre-LoxP基因编辑技术
1. 基本原理
Cre-LoxP系统是一种条件性基因编辑技术,由Cre重组酶和loxP位点组成。Cre重组酶能够特异性识别loxP位点,并在其之间进行切割和重组,从而实现基因的精确敲除、插入或替换。通过调控Cre酶的表达,可以实现对基因编辑的时空特异性控制。
2. 核心步骤
①细胞系准备:选择状态良好的细胞系(如HEK293)。
②载体构建:Cre重组酶表达载体;含LoxP位点的目的基因载体。
③细胞转染/感染:选择合适方法导入载体;优化转染/感染条件。
④基因编辑:Cre酶介导LoxP位点间DNA重组;实现基因敲除、敲入等编辑。
⑤验证:PCR/测序检测编辑准确性;蛋白水平检测表达变化。
⑥细胞筛选与表型分析:筛选标记筛选阳性细胞;单克隆化建立稳定细胞系;表型分析探究基因功能。
3. 优缺点
优点:灵活性高,可实现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基因编辑;效率高,适用于多种生物模型。
缺点:需构建特异性Cre工具鼠和Flox小鼠,实验周期较长。
4. 应用实例
条件性基因敲除:在特定组织或发育阶段敲除目标基因,研究基因在特定条件下的功能。
癌症研究:利用Cre-LoxP技术开发癌症基因直接突变模型,简化研究流程。
神经系统研究:实现神经元回路的大规模可视化分析,揭示神经回路在行为和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