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星教师
作者|赵桂霞蒲公英教育智库实验盟校总校长
01 课改更深处:基于真实任务的教学评一体化
AI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加速迭代,未来甚至可以替代人类老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育要走向哪里?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一定是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知识可以依靠他人和AI传授,但素养只能自我生长。
核心素养怎么生长?有两个要素必不可少:一是应用自己的所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二是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间进行迁移。
以下是素养生成的模型:知识(技能)+实践(活动)=素养。把知识和技能放到实践活动里,或者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知识、技能,就能生成素养。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有五条原则,其中两条提到课程综合、突出实践。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这一轮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取向。
由此,走向真实任务学习,是当下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1.用整体性的大任务,串联碎片化的知识内容;
2.学生有角色代入感,任务中有受众,完成后有成果,拥有学习的意义感;
3.学习行为包括阅读、探究、实验、制作、交流、分享等,均为实践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4.减少巩固性训练,增加探究性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更深处,就是走向基于真实任务的教学评一体化——聚焦于建构并理解学科知识、协调并提升综合素养的真实任务,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学习迁移、重塑学习意义。
02 真实任务设计的六个要素
如何设计真实任务?这里有一个工具:GRASPS,即目标(Goal)、角色(Role)、受众(audience)、情境(situation)、作品(performance)、成功标准 (standards)。掌握了这六个要素,就能设计高质量的真实学习任务。
目标 | 学生需要的概念性理解是什么 |
角色 | 学生在表现型任务中扮演什么角色 |
受众 | 学生解决问题或创造作品的目标受众是谁 |
情境 | 学生创造作品的情境是什么 |
作品 | 学生最终要创造什么样的作品 |
成功标准 | 评价学生表现的标准和环节有哪些 |
案例1:《动脉与静脉》单元真实任务(生物)
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3亿,患者不再是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受到高血压的困扰。你是一名心血管医生,看到如此多的老人、年轻人患有高血压并饱受高血压带来的痛苦,你想要给高血压患者设计一款新产品,帮助他们缓解或解决高血压带来的痛苦。
请你综合运用主题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以及观念为高血压患者设计人造动脉。
目标 | 综合运用主题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以及观念为高血压患者设计人造动脉 |
角色 | 心血管医生 |
受众 | 高血压患者 |
情境 | 作为心血管医生,每天面对很多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更多的治疗方法以缓解或解决高血压带来的痛苦 |
作品 | 人造动脉 |
03 常规学习任务评对错,真实学习任务评优劣
课堂上,每一个学习小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学习任务来支撑,教学过程便需要围绕这些学习任务来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全要素
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学评的方式也不一样。
学习任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学习任务,比如语文课的疏通文意,就是看学生能不能把文言文的意思说出来;或者一般的测试题,像1+1=2,这样的任务可以判断是非对错。
一类是非常规学习任务,即真实学习任务。比如做一个作品、写一个报告,这样的学习任务没法用是非对错来评价,往往用优劣好坏来评价。
案例2:学会用“数据”说话——“校园清凉地数据地图”项目设计(小学数学)
项目简述:“校园清凉地数据地图——学校哪里最凉快”作为选题,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用数据而不是凭感觉来描述周围的世界。
核心知识:基于“用数据说话”的学科概念,运用数据收集与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来观察、理解并精确地刻画我们周围的世界。
驱动性问题: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不少地图,那你见到过“校园数据地图”吗?“数据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用数据说话”,那么如何制作这张用“数据”说话的地图呢?你能用地图告诉别人什么信息呢?怎么做到“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数据觉得?”
成果呈现方式:手绘数据地图、地图模型、研究报告、小视频、小美篇
评价形式:过程性评价量规、多维评价单
以上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华教授在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分享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我们知道,数学有三个核心素养:理解、思考、表达。画地图就是表达,是最高级的素养。
这个项目的成果呈现方式非常多元,有手绘数据地图、地图模型、研究报告、小视频、小美篇。项目实施要经过四个阶段,如果不给学生提供支架,显然做不好。老师必须让学生清楚:不同的作品,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是符合项目要求的。
所以,评价必须变换一种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带着清晰的指挥棒往前走,而这个指挥棒就是评价量规。
04 好的评价量规,自带诊断和激励功能
量规就是测量目标的工具。老师给出清晰具体的标准,把不同程度的具体表现表达出来,对于孩子完成项目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设计得好的评价量规,往往自带诊断和激励功能。
案例3:项目管理评价量规(杭州云谷学校李长宸老师提供)
萌芽(1分) | —我能够基本完成课堂任务,有2次以上需要课后补交。—在提醒后,我能够基本按要求提交作业和作品;有2次以上延迟。—我能够基本参与项目全程。 |
生长(2分) | —我能够基本完成课堂任务,有1-2—次需要课后补交。—我能够基本按要求提交作业和作品;有1-2次延迟。—我能够基本参与项目全程,并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 |
精熟(3分) | —我能够根据课程节奏高效完成课堂个人任务。—我能够在截止时间前按要求提交作业或者作品。—我能够完整地参与项目全程,并在最终的作品呈现中清晰自己的贡献。 |
超越(4分) | —学生能够根据课程节奏高效完成课堂个人任务;并能够在课堂任务中提出自己的思考或创造。—学生能够在截止时间前按要求提交相关作业或者作品;必要时没能够帮协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相应任务。—学生能够完整地参与项目全程,并在最终的作品星现中清晰自己的页献;学习组长能够进任务管理,确保小组任务及时提交。 |
案例4:团队合作评价量规(杭州云谷学校李长宸老师提供)
萌芽(1分) | —学生能够按时参加小组会议,完成基本相关任务。—学生能够按要求提交工作成果。—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 |
生长(2分) | —学生能够按时参加小组会议,接受小组分工,并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学生能够按要求及时提交工作成果。—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有效沟通。 |
精熟(3分) | —学生能够按时参加小组会议,有效推进会议进行;接受小组分工,并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学生能够及时同步自己的工作进展并按要求及时提交工作成果。—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有效沟通,主动表达,并寻求共识。 |
超越(4分) | —学生能够按时参加小组会议,接受或者组织小组分工,推动小组完成相关任务。—学生能够及时同步或者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并按要求及时同步或者收集工作成果。—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有效沟通,主动表达,并寻求共识;在出现分歧时能够通过有效策略及时解决并达成共识。 |
05 教师进化:成为资源与工具开发者
走向基于真实任务的教学一体化,师生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由“倾听者”转变为“工作者”,学习的意义感大大增强;
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资源开发者”和“流动的教练”,变成了指导学生学习的专家、与学生一起完成成果的合作者。
以下是北京十一学校的一个案例,可以完整呈现师生的这种进化。
案例5:史传中的侠义文学单元任务(中学语文)
主题定位:
武侠文化是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客观来讲,他们对武侠小说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情节好看招式酷炫、感情动人的层面。对什么是真正的“侠之大者”,“侠义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学生往往很少深入思考。
本次群文阅读选择《史记·刺客列传》(节选)、《史记·游侠列传》(节选)、《虬髯客传》、《金庸古龙武侠小说比较论》四个文本,意在通过多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梳理侠义精神的流变,通过不同人物的侠义行为和表现,整合“侠义精神”的内涵,并通过理性思辨,理解侠义精神的局限性和时代性,引发学生对武侠文化的深层思考。
学习目标:
能用关键词概括侠义人物的主要特征,比较其中五位人物,说出其异同;能结合材料立足于现实与历史对侠义人物做出合理评价;能够对侠义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看法。
核心问题:
侠义精神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在哪里?
真实学习任务:
又到狂欢节了,请诸位同学在深入阅读侠义文学的基础上,为老师设计侠义人物角色,然后扮装。
子任务:
任务1: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五位人物的个性特征。
任务2:概括人物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任务3:写出你最想设计的人物、比较想设计的人物与最不想设计的人物,并说明理由,给出证据。
任务4:请你写一封劝说信,说服老师同意装扮你最终选择的侠义人物。
任务5:完成任务出场设计,先独立完成然后分组合作。
评价方式:
“劝说信”评价量规(见下表)
3(示范级) | 2(合格级) | 1(需努力) | |
事 | 语言简洁凝练,侠义人物形象特征概括准确老师清晰地明白扮演人物及其形象特征。 | 语言较凝练,侠义人物特征概括较准确,老师基本明白扮演人物及其形象特征。 | 语言冗余,侠义人物特征概括模糊,老师不明白扮演人物及其形象特征。 |
理 | 有充分的理据让老师明白自己与侠义人物的紧密联系,以及自己扮演该角色的重要意义。 | 有较充实的理据让老师明白自己与侠义人物的联系,以及自己扮演该角色的意义。 | 理据不充分,不能让老师明白自己与侠义人物的联系或扮演该角色的意义。 |
情 | 语言得体,使用尊称、问候语等,以情动人,让老师欣然接受。 | 语言较得体,使用尊称、问候语等,能让老师接受。 | 语言生硬,未能使用尊称、问候语等,不易让老师接受。 |
世界即课堂,当我们把知识技能教学转化为真实任务,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学习便不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核心素养便在其中达成了。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