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森言深语
课堂教学搞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师大脑里面没有能熟练运用的教学模型,教育学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经典的教学模型是被充分验证过的,证明是有效的。比如五星教学法,BOPPPS教学法,五环教学法,四段教学法等等。
当教师把这些模型熟练掌握了,变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就会游刃有余。
今天给大家介绍“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他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因为对教育的贡献巨大,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的的核心主张主要有两点:
一是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由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五种道德观念组成。
二是教育方法论:强调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提出统觉理论,认为教学应基于心理学原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等问题。
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对旧中国的中小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是其教育理论重要部分,由他和弟子齐勒完善。具体如下:
- 明了:教师清晰讲解新知识,把内容分解逐步呈现给学生,让其清晰感知和理解。如教数学公式,先举例引入,再详细推导。
- 联合: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建立知识体系。比如讲新历史事件,联系类似事件,让学生思考异同。
- 系统:帮助学生梳理关联知识,形成系统概念和理论。如学完历史事件,总结规律,加深理解。
- 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技能和思维。像学完数学公式做练习题巩固。
- 应用: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学统计知识,去调查统计并分析。

下面我们以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例,用赫尔巴特五段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一、明了(6分钟)1. 课程导入:展示生活现象,如热咖啡冷却、冰块融化,提问学生能否自发逆转,引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概念。2. 初步讲解:板书定律两种常见表述,即克劳修斯表述与开尔文表述,结合生活实例,简单解释热量传递与热功转换方向性。
二、联合(10 分钟)1. 知识回顾:回顾热力学第一定律,强调能量守恒,对比引出第二定律探讨的方向性问题。2. 小组讨论:布置问题,如“电冰箱工作原理与热量传递方向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引导其关联已有知识与新定律。
三、系统(10分钟)1. 深入剖析:详细讲解两种表述的本质,强调自然宏观过程不可逆性,借助 P-V 图等工具,分析热机、制冷机工作原理,阐述定律对能量转换限制。2. 归纳总结:总结定律三种微观意义,即与分子热运动无序性、熵增及能量品质降低的联系,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四、方法(10 分钟)1. 例题讲解:黑板演示典型例题,如计算热机效率、判断过程能否发生,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与步骤。2. 课堂练习:布置类似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五、应用(9分钟)1. 实际应用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定律在能源、化工、生物等领域应用,如能源利用效率、生命过程中的熵变。2. 课堂总结:回顾重点内容,强调定律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相关现象。
大家可以看到,用五段理论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一点也不过时。因为他最后的落脚点依然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德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成为了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教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后世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促使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更加严谨、科学的学科。
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教育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