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 · 2025年1月22日 0

生物老师的越俎代庖,你有过吗?

 

《论语》中说“学而不死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思是同行的,是共生的。陈鹤琴先生说:“最危险的,就是儿童没有思考的机会;越俎代庖是教学中的大错。

回想每次听课调研,生物学课堂中教师越俎代庖的实例比比皆是。

教学中有些老师习惯和学生抢答,抛出一个问题后,不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客观理由是课堂时间紧,学生回答问题魔怔,耽误时间。然而,这种做法的主观问题在于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机会。学生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组织语言和表达观点的过程,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可能抑制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因此,尽管时间管理在教学中很重要,但尊重学生的思考过程,给予他们足够的回答时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深度同样至关重要。

模型构建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跨学科实践的重要一项。在教师分发材料让学生构建时,总会看到有的老师先让学生看看教师提前构建的模型。师范的结果是由学生本该有的创意构建变成了简单模仿。学生缺少了思考,没有了创意,每个人拿出的成品和老师的如出一撤。

在生物学教学中,对相似概念的列表比较是学习常用方法。课堂中总会见到老师把本该学生设计的表格提前设计好了,学生无非按记忆填几个空。设计表格,思考比较项目,填写对比结果等这是学生该有的思考和动手操作,结果多数任务被老师先干了。这种做法实际上削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学生原本应该通过设计表格的过程,深入思考需要比较的概念,确定比较的关键项目,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填写对比结果,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然而,当老师提前完成了这些任务,学生就只需按照记忆填写几个空,这不仅减少了他们的学习参与度,还可能让他们错失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机会。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表格,引导他们进行概念的比较和思考,而不是替他们完成这些本该属于他们的学习任务。

总之,课堂中教师的越俎代庖成就了不会思考的学生。有的教师急于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走弯路,便直接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而剥夺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尝试寻找答案的机会。这些做法看似提高了教学效率,实则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学这样一门充满探究性和实验性的学科中,学生的思考和动手实践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来源网址:生物老师的越俎代庖,你有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