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生物侯老师
教材题中已给出“A至D为减数分裂I,E和F为减数分裂Ⅱ”,题目所问的目的是让说出从图中找出区别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Ⅱ的依据。

教师教学用所给答案为:根据细胞大小,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判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或学生往往会考虑,图中的A到F每副图到底属于减数分裂的那个具体时期?下面借助原始图片,对A到F每副图代表的具体时期进行说明。
原始图片及出处:

帮大家翻译一下:
A: 减Ⅰ前期(细线期),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开始凝缩并形成细而线状的结构;
B: 减Ⅰ前期(偶线期),联会复合物开始形成;C: 减Ⅰ前期(粗线期),完全联会的染色体呈现为粗线状结构;D: 减Ⅰ前期(双线期),由于联会复合物的解离,同源染色体在除交叉点外部分分离;
E: 减Ⅰ前期(终变期),高度凝缩的染色体呈现十二个双价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也就是四分体);
F: 减I中期,同源染色体被纺锤体拉动,排列成一个平面;
G: 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对被分离到对立极;
H: 二分体期,单倍体组进一步凝缩,形成两个子细胞;
I: 四分体期,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新核。(这里的四分体指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小孢子细胞在一起。每一个小孢子经过有丝分裂都能发育成花粉粒。)
来源网址:教材上的水稻减数分裂图到底代表哪个时期?
近期评论